2015年3月14日

2015 TIFA 1927劇團:機器人科倫

時間:2015.03.14 7:30PM
名稱:1927劇團 - 機器人科倫  Golem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你會怎麼認識與了解一個人?透過見面聊天,可以知道一部分,但總是只有一部分,所以在要到臉書或噗浪帳號後,我會上去看看這個人都發些什麼訊息、去些什麼地方,進而了解他喜歡什麼、對什麼有興趣。那...如果這個人不怎麼更新社群資料該怎麼辦?又或者是,這個人回LINE/WhatsApp的速度不如他面對面聊天來得健談怎麼辦?是不是頓時沒了安全感?網路與科技讓距離很遠的兩個人可以很方便的隨時隨地想說話就說話 (當然,還是要考慮時差問題),但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這麼仰賴在雲端上的資訊來形塑一個人的樣貌?甚至將「真實生活中的行為」與「網路世界裡的行為」相互比較?

這是我看演出前,跟朋友聊天的內容。然後,將「科技來自人性」轉為「科技控制人性」的《Golem》就這樣上演了...

《Golem》的故事充滿想像與諷刺,但部分情節卻又真實的不得了。主角Robert個性害羞、不擅與人交際。在買了具人形機器「科倫 (Golem)」後,由於Golem幫忙打掃幫忙工作幫忙把妹,讓他的生活頓時變得好輕鬆;接著,功能更多、更輕薄短小的時尚Golem 2.0上市了,醜醜的泥土狀Golem一號機立馬被扔在一旁。慢慢地,Golem滲入了Robert家的每個角落,改變了每個人的習慣。等到3.0出來時,Golem成了一股新生力量,擴大改變了世界,讓人類一個個都成了Golem。

這個讓人變得越來越相同、越來越機器的故事,特別是科倫三代的使用方式 (直接植入耳朵),跟影集Black Mirror的驚悚如出一轍。我不禁在心裡大笑,果然是系出同門,同樣都來自英國人的腦子 (註: Black Mirror為英國影集、1927劇團是英國劇團)。《Golem》的視覺有如古老且充滿手工粗糙感的舊時繪本,繪本裡說的「無科技」時代,彷彿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觀眾所看到一切,都像是坐在博物館裡觀看紀錄短片一樣。戲裡戲外的時間對比,令人不寒而慄。

演出是賞心悅目的:運用大量的動畫與影像,加上演員逗趣古怪的肢體動作與臉部表情,兩者結合的天衣無縫。現場音樂與音效的適時介入,以及刻意帶著聲韻與節奏的說台詞方式,營造出說得唱得都好聽的美妙體驗。只是,科技反撲的議題,是否僅能回溯到人類的慾望 (追求便利、金錢與權力),萬佛朝宗般的歸因於貪婪與資本主義?從自身出發的:對資訊爆炸的不安感、從機器/科技獲得的另一種與社會接觸的,沒有溫度的溫暖;或者是外圍群眾的盲目從眾性、媒體大張旗鼓的操作與操弄等,似乎都還有可以討論的空間與切入的角度。畢竟已有許多作品以這樣的假設作為前提,若單純的結案,好像太必然了些。

是說,是刻意讓這一家人紅頭髮嗎?因為擁有一頭紅髮,常常容易引來歧視 (如哈利波特裡的榮恩):這家人的Robert有提到他常常被捉弄、Annie也只敢躲在地下室唱著她的革命之歌等。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啦~  回到心得文的一開始,若科技真的在某部分掌控人性,那麼,我們又該怎麼相信科技,或是要相信科技多少,好可以拿來形塑一個人的樣貌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