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EX-亞洲劇團:亞洲創意實驗室No.3 iStory 4

時間:2014.03.22 7:30PM
名稱:EX-亞洲劇團  iStory 4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2F藝文空間

記得之前浿安 (EX-亞洲劇團的製作人) 說過,這群團員已經受訓一年多,每周末從台灣各地到苗栗受訓 (EX-亞洲劇團的團址在苗栗),該是要幫他們作場演出了,《iStory 4》因此而生。四個演員,四段以自身故事為出發的獨角戲,每個人自編自導自演,選擇人生中的一個事件或感覺來作分享。這種以「自己」為主題的作品,很容易陷入自溺的心理治療。不過,在《iStory 4》裡看不到這樣的問題。演後座談裡提到,演出雖是以演員為主,但EX-亞洲劇團仍會從旁協助,將個人的私密經驗,轉化成能與觀眾溝通對話的劇場作品。

四個作品的風格各異,又作品內容是在談論自己,舞台和服裝的設計與色調便一切從簡 (以白色為基底),讓演員自身來填滿劇場。牯嶺街2F藝文空間雖然不大,但在僅有一到兩個Cube的情況下,憑藉著單人肢體運用與適度的走位,使舞台空間飽滿不空洞,依舊是件不容易的事情,EX-亞洲真的是個會「養」演員的好地方。

《iStory 4》八月時於新竹、台中、苗栗都還有巡演,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由於演出有四段,每段故事約20~25分鐘,底下就依照演出順序寫寫我的想法:

◎ 劉唐成 ─ 我的爸爸是醫生

這個作品的本是四個作品中最完整的。以世人眼中的「工作」破題 (沒有工作的人不是眼高手低,就是能力不足),慢慢講到演員小時候碰到的競爭比較:小學儼然是個小型社會,父親的職稱自然也是被拿來比較的項目。不過,這個父親的職業非一般,是個長期待在家、「似乎」比較沒有社經地位的家庭煮夫。

一開始不慍不火的以平淡卻功利的眼睛看世界 (公務員的孩子有家教、工人的孩子很辛苦、董事長的孩子富二代),中間再拿打高空、惺惺作態的班導師撞破孩子的幻想,最後用快速跑馬燈的形式速寫父親忙碌瑣碎的一天,並再一次以鬧鐘聲響,重複這永遠不會結束的日復一日。情節的起承轉合相當完滿,也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觀眾思考那句「誰說你沒有工作」,是很感人的作品。

有個突兀的地方是:由於故事的表現方式仍屬寫實,我很懷疑當謊言戳破時,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是否會這樣毫無保留地嚎啕大哭?總覺得應該是偏向「見笑轉生氣」的情緒。不過,或許私立小學的壓力真的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吧!

◎ 吳融霖 ─ 兵兵有禮

先不論演出內容,看戲的過程中一直覺得演員還是有點怕怕的,比較「縮」一點。

這段演出藉由三個事件/時間點  (抽籤、成功嶺受訓、下部隊),描述一個本來對軍隊有憧憬的孩子,看到軍中違法亂紀之事,其原先的崇拜與想望逐漸崩解。從抽籤黑箱、虐狗事件、偽造文書等,演員主要以輕鬆詼諧的方式說明這一個個誇張的事件,情緒尚是平鋪直敘地講述事件經過,少了對自身原先信仰的衝突與矛盾,即便最後是用「麻痺」與「漠視」來看待一切,力道仍顯不足。

◎ 賴麗婷 ─ 莎唷娜拉,再會啦!

演出背景發生在父親的喪事現場,以葬禮的儀式與特殊唸白,交織女兒的獨白。那串擱在心裡說不出口的話,終於在一連串看似制式、甚至還帶點戲謔玩笑的儀式走到盡頭時,於送進火爐那刻,點燃了女兒不捨的心情。死亡本就是不好詮釋的主題,很容易輕飄飄地不帶走一片雲彩,了無痕跡;也很容易太過煽情而流於狗血。生死相關的情感該是層層堆疊、慢慢渲染而出的。不過,在《莎唷娜拉,再會啦!》裡,儀式性的東西比重太重、過於繁複,導致最後女兒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被淡化,也讓那該是緊繃到最後一口氣爆發的告解,僵化刻意。

以死亡儀式夾帶自身想法的作品,可以參考禾劇場的《死亡紀事》

◎ 蕭景馨 ─ 我從不知道我想要的不只是...RIGHT?

這是四個作品裡,唯一不以「身旁人事物」作為出發點的,也和前三個「寫實」、「有故事與事件時間線」的演出有明顯差異:這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腦袋裡各種不同的聲音在和「本我」打架。因此,從頭到尾都是意識形態在翻攪。有點雜亂無章,但也因為思緒本就是跳躍非線性,自然而然合理了嘻笑打鬧、自我解嘲的表演形式。

演出將自己的腦袋 (或是精神狀況) 比喻成在星際迷航,找不到方向的自己在時間的循環迴路裡,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聲音來打醒自己:另一個自己、哲學家、佛學家等。在看似混亂的自我辯證裡,逐漸導出清晰的思路:「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即便最後繞了一圈還是一攤垃圾,至少已經拆解過一輪,可以無罣礙且了然於心的準備回程。

雖然演員自己說演出前非常緊張,但我還挺喜歡整個的演出節奏,給人演員本身很享受、很放鬆在自己的演出裡的感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