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新舞風2013 阿喀郎‧汗 DESH

時間:2013.09.22  2: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名稱:新舞風2013  阿喀郎‧汗 DESH
NOTE:之前參與活動所寫的預報

9月22日這天,為了看下午的《DESH》,提早結束中秋假期,從高雄返回台北。出了高鐵站、走向淡水線、搭上往新店的列車、到了萬隆站、刷了悠遊卡、上了二號出口的電梯。這所有的行為,都彷彿自動化般,很直覺的動作。這時候我想起前一天在高雄搭錯捷運的糗事,原來,身體的熟悉感已經欺騙了自己,錯把他鄉當故鄉了。這就像是我總會驕傲的說「我是熱情的高雄人」,但對現在的高雄卻一點兒都不熟悉。

看阿喀郎的《DESH》時,我總是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土地/區域認同,對號入座。

《DESH》是支非常好看的劇場作品,之所以不說它是舞,是因為作品混雜了舞蹈、戲劇、偶戲、多媒體互動等各式元素。阿喀郎是新移民的第二代,藉由與父親的對話與半奇幻式的傳記故事,向上拉出了自身血緣的孟加拉;又透過和女兒的嬉鬧,向下延伸帶出了西方文化 (或者你要直接的說,英國) 對自己的影響。除此之外,透過舞台上那座神奇的風鼓機器,阿喀郎回到了孟加拉,那混雜著工程、喇叭、攤販等各式嘈雜的黃金故土。甚至是從那童稚的電話聲音裡,所透露出的社會問題。

阿喀郎在《DESH》裡是忙碌的,表演型式多元,情緒氛圍也是不停變動。如此匆忙的追來趕去,卻似乎沒有一個角度是從「阿喀郎」自身出發。作品裡所展示出的各種狀況:與父親女兒的對話、於原始叢林裡探索古老神話等,都是從他者或偏中立的角度來敘事。然而,這樣的作法,是否真成了重重拿起、輕輕放下」?我覺得不盡然,畢竟阿喀郎在最後那懸而未決的布幔裡,給了暫時的答案。

《DESH》說的雖是阿喀郎尋根的故事,但事實上阿喀郎自己也還在掙扎與思考。尋了根,不一定就得認了根;血液裡的野性沸騰鼓躁,卻無法完全擊敗後生賦予的加給。的確,阿喀郎在一開始便以聲響巨大的重槌來宣示直面自己的決心,只是這裡的「自己」,已於此趟旅途中,從一開始單面向、從內挖掘的原生孟加拉,質變成更複雜的,不可定義且唯一的,阿喀郎自己。

看著倒掛在布幔裡的阿喀郎,心中的激動化成淚水在眼眶打轉。本以為是因著畫面太美而感動,寫心得的當下才稍稍了解到,那是感動於一個人願意與你分享他這一路上的踉踉蹌蹌,而且還很赤裸哀傷的透露,截至目前為止,這踉蹌還沒到終點。認同,從來都不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黑白分明,而是一條需要用力去衝撞、不停修正選擇的道路。

《DESH》的觀賞經驗是直觀的,講述的概念也簡單,讓觀眾能很立即的感受到作品所要說的東西。雖說作品最後沒有個確切的答案,但看著阿喀郎願意扒開自己、談論自己,並將這麼多種類的演出揉合在一起,還能精準完美的呈現,實在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這還是個幾近空台的舞台)

劇末,台上的風鼓呼呼的吹,舞台似乎也隨之震動,準備帶領著穿上父親衣物、承載父親記憶的阿喀郎,展開再一次的探索。

註:《DESH》的謝幕很可愛,除了阿喀郎外,連阿喀郎的父親 (就是阿喀郎的光頭) 跟女兒 (由阿喀郎假裝牽著她) 都謝幕啦!


延伸閱讀:
◎ 另一篇《DESH》的心得:牆外的新沙發《DESH》
◎ 同樣說起認同的作品:三缺一劇團的《耳背上的印記》


沒有留言: